第八十五章_长寻坡[种田]
笔趣阁 > 长寻坡[种田] > 第八十五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五章

  第八十五章

  黎阳要回农机一厂的想法泡汤了。

  在他发出实习申请后的第三天,学校教务处就收到了企业的回信,让黎阳收拾行李去报道。

  这家企业是全国排名前六的汽车品牌,几年前引进了日本的技术,发展十分迅猛,他们本地学校的学生都争抢着进去实习,黎阳这个外地的能进去也是一种幸运。

  唯一有点不方便的是,这家企业离的太远了,不管是距离黎阳的学校,还是海城,坐车都得几十个小时。

  没有耽误,黎阳跟宿舍的几个人分别打了招呼之后,坐车先回B市,然后向西北转车。

  因为是第一次往这边走,这段路途显得格外的漫长,等下了车,一股酷热袭来。

  跟海城的湿热不同,这里的热是干燥的,热风吹过来,脸皮上的水分都被带走了一层。

  这种感觉黎阳很熟悉,他们老家天气也是这样的。

  这座陌生的城市有着陌生的口音,黎阳带着行李,辗转到了实习的企业。

  黎阳看过信之后,再统一整理,然后发送给农机一厂。

  因为黎阳来的晚,实习生宿舍满了,他要跟工厂的工人一起挤。

  这个时候,黎阳才知道,原来这种培训,每一期的实习生都要参加,像是陈泽默大四来实习,也就是说,相同的培训,他大三的第一二学期已经经历过两次了。

  而休息的这一天,陈同学一直都在市里的图书馆。

  黎阳给海边的小旅馆打电话,特意选择的晚上,黄立安他们收摊回来,在电话里告诉黎阳今天又卖出多少东西,又赚了多少钱。

  观摩了一个星期,陈泽默可以进行简单的记录工作,黎阳他们则被委派了零碎的事情。

  黎阳:“……”

  一起吃饭、工作、睡觉了一个多月以后,黎阳才知道,这位陈同学竟然是汽车拖拉机制造与维修专业的学生,明明他的桌子上面都是关于数学的书……

  听到这个回答,黎阳一下就想到了工厂里那些外国专家,很显然,企业不单引进了外国的技术,还同时沿用了外国的管理,即便这种管理方式令人质疑。

  从北往南,曾经辉煌的各大企业大都在衰败,从南往北,私营企业一片欣欣向荣。

  黎阳特意去打听了一下,培训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一点没变。

  培训结束后,黎阳和陈泽默被分配到了同样的车间,这次陈同学主动开了口,“我之前一年也是在这里实习。”

  “这个培训我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了。”陈泽默道:“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一直浪费时间。”

  实习学生刚进车间是不允许触碰机器设备的,黎阳他们像是小鸡崽一样跟在工人身后,看着他们的各种操作。

  而且他在下面挂了一个有双层弧度的布,风扇转动时,被这个带有弧度的布兜着,能被带到范围更广。

  抱怨归抱怨,每个人都得好好学机器的使用,因为工厂未来更加的科技化,如果不好好学习,即便是从前手艺最精湛的老师傅,也可能会被淘汰。

  一起去参加培训的时候,黎阳坐在陈泽默的身边,他手里拿着的是要培训的书,书里却夹着看不懂的公式。

  黎阳给海城打电话时,又习惯性的拨打到了棉花厂那里,接线员笑着问他,“咋,你谭哥那么大的车队和工厂,就没有安装一部电话机?”

  陈泽默是一所名牌大学大四的学生,他还有一年就毕业了,去年也是在这里实习的。

  黎阳也把自己在实习发生的事情告诉给他们。

  多年以后,很多人回头看,这几年,他们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只是此时看不清未来的路,只有茫然和无措。

  下课之后,黎阳提醒他,“培训要专心。”

  西北的天气比海城要冷的早,当黎阳被风吹的打了好几个喷嚏时,才意识到该加衣服了。

  工厂里的管理制度比学校还严格,不管是吃饭、休息还有上工,下工都是有明确的时间安排,这里面没有电话亭和邮局,黎阳周六周日的时候出去,才能做私人的事情。

  棉花厂的效益也不行了,接线员他们工资现在只发百分之七十,他嘴上说着“我不担心,厂子倒闭了,我就去给谭帅看大门”,实际上,心里还是很彷徨的。

  不过,他来到宿舍之后,黎阳却是受惠了。

  陈泽默改了他们宿舍的风扇,把原本平着转的风扇改成了双摇杆机构,可以一边转动一边摇头的。

  托他的福,住在上铺的黎阳也终于能吹到风了。

  黎阳白天在车间学习,听到检测的老师傅们也在抱怨,从前他们敲一下零件,就能知道合格不合格,现在要经过那么多的检测仪器,实在是太麻烦了。

  黎阳也笑,这次没有留言,而是跟接线员闲聊了一会儿。

  在火车上坐的太久了,黎阳到了新宿舍,第一宿,睡死了过去,第二天,褥子上被汗浸渍出一个人形的图案。

  窗户不大,没有一点风,仅靠一个风扇,很多床位上都得不到风。

  意外之余,黎阳还在收着涂林他们的加急信,这些信里面闲话少,都是他们从学校的师兄和实习的老师傅那里打听到的关于插秧机的种种。

  在工厂,所有实习生先学汽车构造相关的知识,有专门的主管培训。

  黎阳学了一个星期,然后宿舍来了一位新实习学生,陈泽默。

  人如其名,陈同学话非常少,同住在一个宿舍,黎阳只要不开口,他从不主动说话。

  参加培训的人里面,不单有各个学校大三大四的学生,还有刚毕业被分配到工厂的毕业生,人数非常多。

  他问了为什么要重复参加,明明培训内容也不是多难,得到的回复是,工厂的科研管理要标准化,一切都是按照流程办事。

  实习企业的新工厂修建的特别现代化,但是宿舍的条件就很简陋了,黎阳他们屋子上下的架子床,一共住了十几个人。

  毕竟是初来乍到,黎阳赶紧把脑袋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给压下去,专心的听着分配的工作。

  实习的企业车型十分全面,工厂很大,车间很多,来实习自然是想要学更多的知识,又不是车间工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在一个车间干活。

  晚上回到宿舍,黎阳在墙角点起台灯,看他最近搜集的到的关于连杆式插秧机的书籍和资料。

  厂子里面生产出来的插秧机问题主要有几个,链轮轴容易窜动,这样会使分离针取秧苗时位置不准,还有推秧器频繁的动作,缓冲垫容易磨损,进而影响栽插的质量。

  问题有很多,要一个个克服。

  “耽搁分离凸轮改成双凸轮……尝试力矩从三十九±牛顿·米减少到二十五±牛顿·米……容易磨损的链轮轴进行热处理,增加硬度……”

  黎阳先写,然后回头看,有不妥当的地方,然后再进行修改。

  他写着写着,不知不觉到了后半夜,正要掏出怀表看时间时,突然发现面前的纸张上出了一个影子。

  这三更半夜的,黎阳吓的差点停止心跳。

  他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

  身后有人开口说道:“那里可以增加圈槽的径向,轴承就不会外圈转动和窜动了。”

  是陈同学的声音。

  黎阳长长出了一口气,“谢谢。”

  白天的时候,黎阳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去打饭,刚坐下,陈同学也跟着坐在了他的旁边。

  “给你。”陈同学递过来一张纸。

  黎阳不明所以,接过来一看,上面是用铅笔写的计算公式,还有一些黑色的油污。

  “这、这是啥?”黎阳不解的问道。

  “精确的圆槽径向数值。”对方回道,“你资料上的轴向精度差值也很大,计算结果在背面。”

  黎阳把纸翻过来,一看,果然也有更长的计算。

  “昨天看了一眼,你就记住了?”黎阳惊讶的道:“这也太厉害了吧。”

  “不是看了一眼。”陈同学认真的道:“我看了好多天了。”

  黎阳:“……”

  一边戳着白菜,黎阳一边仔细回想,依稀记得,之前的某一天,陈同学问他,桌上的资料他可以看一看吗。

  因为不是什么机密文件,黎阳应该说的是,随便看吧,别整丢了就行……

  “你在研究插秧机。”陈同学开口道:“是你毕业的课题吗?”

  “不是,是我们工厂生产的产品。”黎阳回道。

  “你很厉害啊。”陈同学没有什么表情的感叹道:“才大三就已经有了要分配的工厂。”

  “不是分配。”黎阳抓了抓头,道:“是我哥开的工厂。”

  “那你哥很厉害啊。”陈同学没什么感情的赞叹着。

  黎阳习惯了他这幅语气和表情不相符的模样,“你也很厉害,毕业之后要留在这里吗?”

  “不知道。”对方回答的干净利索。

  因为吃饭的时间有限,来的时候就耽误了一会儿,黎阳不得不加快了速度。

  第二天是星期六,黎阳出工厂去邮寄信,虽然农机一厂有传真机,但是工厂附近没有,虽然慢了点,还是写信吧。

  送完信,黎阳去了市里的图书馆,一楼是卖邮票的,黎阳看了半天,摸了摸兜里的钱,还是没买,上去了二楼。

  毫无意外,陈同学在数学书那边的书架旁边,他旁若无人的坐在地上,看的十分入神,黎阳站了一会儿,没有打扰他。

  书店的书并没有学校图书馆的专业,黎阳转了一圈,就要回去的时候,就看到陈泽默站在书架前面,正盯着一本精装的书。

  这本书很薄,但是因为外面塑封了,没有办法翻看,他站在那里看了好久。

  这本书一起有两本,黎阳抽出了旁边的一本,薄薄的一个册子,好像是讲一个数学的猜想,定价六元。

  实习学生是有补贴的,虽然少,但确实有,黎阳每个月都能收到,除了买邮票和信封,一直没花。

  陈同学的眼睛在书封皮上看了许久,然后才发现了黎阳,缓缓开口道:“你也喜欢这本书?”

  “我看不懂。”黎阳实话实说。

  陈同学不在意的道:“你想知道的话,我可以给你讲一讲。”

  黎阳看了看左右,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回宿舍再讲吧。”

  陈同学点点头,黎阳拿着这本精装的书,去付了钱,然后俩人一同回到了宿舍。

  陈同学如愿以偿的看到了他想要看的书,看完了,认真的给黎阳讲,黎阳听着如同天书一般,不停的点头,结果把自己给点的睡着了。

  睡醒了之后,黎阳看到陈同学在桌前写东西,稍微的松了口气。

  他以为自己逃过了一劫,没想到,陈同学还记着要给他讲的事情,把自己写了三页的推演给黎阳看,问道:“你想的跟我的一样吗?”

  为了结束这段孽缘,黎阳很老实的坦诚,“师兄,我对这个没啥兴趣。”

  “哦。”陈泽默也不继续说了,转头自己去看书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继续再给黎阳说这个。

  十二月初,西北下了一场大雪,黎阳往工厂打电话时,竟然赶上了谭帅也在办公室。

  黎阳兴奋的在公共电话亭给谭帅说了半天话,说完了,半天对面没有啥动静,他以为掉线了,大声的道:“喂,喂?”

  “听到了。”电话那边的谭帅长吁了一口气,“听到了你说陈同学聪明,厉害,适合做科学家,还有啥?”

  “最重要的你没听到啊。”黎阳再次道:“如果他毕业之后没有合适的单位接收,我们可以请他到农机厂来啊,不过这种希望比较渺茫……”

  “不过,我跟他说了,暑假和寒假可以去我们工厂,他很厉害的,制图特别精确……”

  黎阳正在为工厂找到人才而高兴不已,电话那边又没有声音了,他试探道:“哥,你是不是累了,要不你先睡觉吧。”

  话是这样说,黎阳还是希望能跟谭帅多说一会儿的,毕竟他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联系了,可是那边却“嗯”了一声,然后电话就被挂掉了。

  愣了许久,黎阳放下了电话,这时他才发觉,雪已经没过了脚腕以上,手被吹的失去了知觉。

  吸了吸冻傻的鼻子,黎阳裹紧了衣服,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工厂走。

  当天晚上,黎阳做了一个梦,梦里的他大声指责谭帅,好不容易能联系上一次,为什么不多跟他说一会话,梦里的谭帅坦率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再也不会犯了。

  黎阳醒来时,心情特别好。

  在车间时,中途有二十分钟休息时间,陈同学给黎阳道:“你昨天晚上做梦了。”

  黎阳惊讶的看着他,“你咋知道?”

  “你一直在叫哥,谭哥,谭帅。”

  黎阳:“……”原来他喊出来了啊,怪不得今天上午这么畅快呢。

  因为参与到了实际的成产中,黎阳要学的东西特别多,实习的日子过的十分快。

  天冷之后,宿舍变得十分难熬,在一个寒冷的早上,黎阳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

  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这篇巨幅报道,黎阳第一次请假出门,然后给涂林拨打过去电话。

  远在东北的涂林比他知道的还要早几个小时,俩人在电话里说了好久。

  回到工厂后,工人们也在议论这个事情,黎阳躺在床上,回想着他跟考察团的北上之行,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旅途了。

  工厂里会举行元旦包饺子活动,所有人都参加,无所谓报名不报名。

  这一天的傍晚,就在黎阳在宿舍写信的时候,车间主任和部门领导突然进门了,身后还跟着安保人员。

  黎阳站起来问好,车间主任严肃的对他道:“黎阳,你和陈泽默在一个车间实习的是吗?”

  感觉到好像出了什么事情,黎阳点点头,然后被带到了会议室。

  他们的车间生产的零件出了大的问题,合格率竟然在百分之四十以下,属于重大事故,不论是工人和实习的学生,从现在开始要接受调查。

  他们车间一共几十个人,一个不少的站在会议室里面,忐忑不安的听着领导们的训话。

  听到这次的损失在四十几万元以上时,所有人身体一震。

  车间最近几个月的生产日志都拿了过来,几个审察人员一边核对,一边问他们问题。

  大冬天的,带着黎阳他们干活的组长满脸都是汗,这么大的损失,不论如何,他这个组长都逃脱不了责任。

  很快,调查人员就查到了十一月末的一次机器调试记录上,这条记录后面有两个签字,一个是陈默泽,一个是组长。

  “这次操作是谁进行的?”

  “我。”陈默泽开口回道。

  “是否完全按照操作手册的指引?”

  “是。”

  调查人员继续往下翻,看到了这次调试之后的检查人员签字,问黎阳,“你是在调试后一天进行的结果,是否有异样?”

  “没有异样。”黎阳特别肯定的道:“机器所有的数据都正常。”

  黎阳之所以敢这样说,是因为他每次检查机器,都会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每次都有数据,至今为止,一次都没有漏下。

  查完所有的日志之后,调查人员又问了很多问题,直到半夜,黎阳他们才离开了会议室。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